涂福音 聂明 郑启忠 吴耀南 涂志红 章亭 蒋丽清 吴丽 魏蕾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中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既能缓解发作期的症状,又能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依靠传统的四诊合参,使用胃黏膜活检病理观察指标对慢性胃炎的证型进行微观量化的研究还很少。为寻找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病理观察指标变化的内在规律,进行微观诊断及量化,笔者采用Logistic回归数理统计方法,探讨证型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第2辑》(1995年版),将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为5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若症状复杂,证型兼夹,则以症状偏明显者为主定型。病理诊断标准依据1991年悉尼会议胃炎新分类法: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按炎细胞浸润的深度,分轻、中、重度,笔者合并为一组统计;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按腺体萎缩的程度,分轻、中、重度,笔者按轻度及中重度两组统计;幽门螺杆菌(HP)确定,活检胃黏膜经碱性复红染色,可找到典型HP菌体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在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诊断中,还进行了是否为活动性、是否有淋巴组织增生、是否伴肠上皮化生的观察。1999~200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行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临床资料完整,并进行辨证分型者,计1049例,男548例,女501例;年龄17~72岁,平均41.6岁;病程2个月~40a。
(二)方法
辨证分型:依据望(气色、舌苔、形体)、闻(语言)、切(脉象等)做出分型。病理诊断:常规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以胃窦部黏膜病变为主。胃黏膜活检标本以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并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对所有标本同时加做碱性复红HP染色,观察有无HP感染。对伴有肠化生病例,加做黏液组化染色,包括PAS染色及pH值分别为2.5及1.0的AB染色,以确定肠化生腺体黏液亚型。
(三)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病例各项资料编制成表格,进行统计学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慢性胃炎各证型病理类型及病理改变的伴发病变(肠化生、HP感染、活动性、淋巴组织增生等)分布结果,见表1、2。
表1各证型在胃炎病理类型中的分布[例(%)]
中医证型 例数 CSG CAG
轻 重 总计
肝胃不和 343 228(66.5) 106 9 115(33.5)
脾胃虚弱 291 150(51.5) 117 24 141(48.5)
脾胃湿热 241 127(52.7) 95 19 114(47.3)
胃阴不足 96 36(37.5) 37 23 60(62.5)
胃络瘀血 78 23(29.5) 30 25 55(70.5)
(二)各证型与病理类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的回归分析分别以是否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作为因变量,是该型的值为1,非该型的值为0,以胃黏膜活检病理观察指标作为自变量,分别为淋巴细胞浸润、肠上皮化生、HP感染、活动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选入或剔除变量的标准为a=0.5。结果见表3。
三、讨论
慢性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继而形成萎缩性病变,目前认为HP感染是最重要的病因。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至今无特殊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生素杀灭HP,但总体疗效并不理想,特别是抗HP中某些药物刺激胃黏膜,复发率较高,往往不能为广大患者接受。
表2各证型在胃炎肠化生、淋巴组织增生、HP感染、活动性中的分布[例(%)]
中医证型 例数 肠化生 淋巴增生 HP感染 活动性
肝胃不和 343 26(7.6) 71(20.7) 88(25.7) 115(33.5)
脾胃虚弱 291 43(14.8) 64(22.0) 95(32.6) 110(37.8)
脾胃湿热 241 22(9.1) 88(36.5) 110(45.6) 157(65.1)
胃阴不足 96 33(34.4) 17(17.7) 16(16.7) 21(21.9)
胃络瘀血 78 24(30.8) 25(32.1) 26(33.3) 34(43.6)
合 计 1049 158(15.1) 265(25.3) 335(31.9) 437(41.7)
表3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活检
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医证型 变量 偏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的标准误 统计量 显著性 偏相关系数
肝胃不和 胃炎 -0.62 0.13 24.49 0.00 0.54
肠化生 -0.49 0.25 3.99 0.05 0.61
活动性 -0.38 0.19 3.99 0.05 0.69
脾胃湿热 肠化生 -0.60 0.25 5.66 0.02 0.55
活动性 1.20 0.20 34.99 0.00 3.33
胃阴不足 胃炎 0.48 0.18 7.51 0.01 1.61
肠化生 0.93 0.28 10.80 0.00 2.54
活动性 -0.81 0.32 6.41 0.01 0.44
胃络瘀血 胃炎 0.91 0.19 24.31 0.00 2.49
脾胃虚弱型与表中各因变量均无关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属“胃痛”、“胃痞”、“呃逆”、“吐酸”、“嘈杂”等范畴,病因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辨证分寒、热、虚、实。病初为实,日久伤脾,脾气不足,阳气亏虚,阳损及阴(胃阴不足),则由实证转虚证。近年来中医工作者,对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在许多方面找到了中西医诊疗方面的契合点,特别是在其湿热证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突破,如研究显示其湿热型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表现为机体免疫力增高等,对临床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中医药治疗占有优势,需要把握住中医辨证的实质,准确地根据病情选药组方,这就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便对症下药。
该课题研究结果提示: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改变之间存在实质性联系。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中医辨证多为肝胃不和型或脾胃湿热型的实证;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中医辨证多为脾胃虚弱型或胃阴不足型;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伴HP感染者,中医辨证多为脾胃湿热,说明HP在中医属湿热外邪;病理诊断其炎症为活动性者,中医辨证多为脾胃湿热型,并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病理诊断伴肠上皮化生者,可发生于多种证型,但与胃阴不足型或兼有络脉瘀阻型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为胃阴不足者,多见湿热日久伤阴或肝郁化热伤阴,但其病理改变多较重,多属萎缩性胃炎(占62.5%,其中中度萎缩性胃炎占38.33%),伴肠化生率亦很高(34.38%),可认为肝胃不和及湿热内蕴日久不愈的恶化转归;中医辨证为胃络瘀血者所占比例数较少(7.44%),其中萎缩性胃炎占70.51%,但病变较重,55.55%为慢性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率亦较高(30.77%),而且伴活动性亦较高(43.59%)。笔者认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证涵盖了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的大多数病例(以上三证占该组83.41%),且包含慢性胃炎的并发症,如HP感染、活动性等,故可把补脾和胃、行气消滞、清热利湿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法则。值得注意的是胃阴不足一证,病变较重,从中医理论来讲,湿热蕴久可化燥伤阴;气郁日久亦可化热伤阴,且胃喜湿恶燥,故当以上二证伤阴尚未明显时,可表现出较明显的病情加重,所以胃阴不足危害大且难以治疗。至于胃络瘀血一证,虽较少见,或兼夹在他证中,所谓“久病入络”,故在治疗时,不论何证,均可酌情加入活血通络之品以提高疗效。笔者针对其虚、热、滞、瘀等病机。治法应标本兼顾,以清热、导滞、化瘀为主,以益气健脾为辅,在临床上常用“康胃颗粒冲剂”清热化瘀,消滞祛湿,理气止痛,益气健脾等综合疗法。对缓解慢性胃炎的症状,消除炎症,杀灭HP,逆转肠化生等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06):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