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吴耀南名中医工作室 >
学术思想

吴耀南治疗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吴耀南治疗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王芸素,指导:吴耀南

摘要:本文总结了吴耀南教授治疗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详细论述其提出的“五脏六腑皆令胃病,非独胃也”的独特学术思想及其创立的“治胃要治心”“治胃要治肺”“治胃要治肝”“治胃要治脾”“治胃要治肾”“治胃要治胆”“治胃要治肠”“治胃要治膀胱”“治胃要治咽”“治胃要治腰”的系列理论和治法用药。

  关键词:名医经验;吴耀南;胃病;中医药疗法

吴耀南教授为福建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全国 200 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脾胃病研究 40 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吴教授汲取各家脾胃学说精华,以“脾胃者,仓廪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及“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脾胃论》)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多年对脾胃病研究和临床实践,根据中医整体观的理论,受《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启发,提出“五脏六腑皆令胃病,非独胃也”的学术思想,创立“治胃病十法”的系列理论和相应的治法用药,开拓和创新了中医脾胃学说。作为吴教授学术继承人,笔者跟师临证多年,收获颇丰,现将其“治胃病十法”的学术思想详细论述如下。

1    、治胃要治心

吴教授认为,火不足则不能生土,故治疗胃病可从心论治。心居膈上,胃居膈下,二者仅一膜之膈, 如《医法圆通》谓:“心居膈膜之上,下一寸即胃口,胃口离心不远。”《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及《重订通俗伤寒论》“胃之支脉,上络心脑”,明确指出“胃络通心”。胃属土,心属火,火生土, 胃土必得心火温煦才能生化不息。心气依赖脾胃化生的宗气以资助,心血赖脾胃化生的营气以充养。

吴教授认为,胃痛日久,导致心不藏神,出现心病症状,心病亦可表现为胃系症状,两者互为因果,出现一种疾病 2 组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痞满不适、呃逆嘈杂、恶心呕吐,同时兼有胸闷心悸、甚则心痛、重则彻背、面白汗出、头昏乏力。对此病证,吴教授常用心胃同治方:黄芪、丹参、砂仁、檀香、藕节、郁金、枇杷叶、茯神、法半夏、鸡内金、草珊瑚、甘草。或在治疗胃病基础上加用心系药物,如偏心阳不振者, 加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阳虚重者,再加制附子、干姜;心悸兼反酸者,加珍珠母、黄连、吴茱萸;偏气阴虚者, 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虚阳浮亢者,加黄连、肉桂; 瘀滞较甚,加莪术、失笑散;瘀血凝滞,当搜剔络脉, 酌加水蛭、全蝎或血竭之类。

2、       治胃要治肺

肺不宣降则胃气不降,故治胃病时,可从肺论治。《素问•咳论篇》有“聚于胃,关于肺”,表明肺胃相连。肺位膈上,胃居膈下,与胃相连之食道也居胸中, 与肺系相邻。《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而胃之大络,又“贯膈络肺”。气血化生在于胃,气血布散在于肺,即《灵枢•营气》所谓“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肺主肃降,胃主通降,肺之肃降为胃之通降的基础,而胃之通降也是肺之肃降的必要条件。《素灵微蕴》说:“胃降则肺气亦降,故辛金不逆。”胃为土,肺为金,胃肺为母子相生关系。

肺与胃以经脉相连,受邪之后,往往通过经脉相互传变。肺胃一气相贯,肺气肃降有权,则胃气源流而下;若肺不肃降,可致胃失和降,临床除胃脘疼痛、痞满、纳差、呕吐、呃逆等脾胃症状外,还可见咳嗽、咯痰、短气等肺系症状。若胃气郁滞,失于通降,也可病及肺气,致肺气上逆而咳喘。故治疗需肃肺和胃, 肺胃同治,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吴教授临证对胃胀甚或胃气上逆者,根据“实则泻其子”原则,通过加强宣降肺气而获良效,通常在治疗胃病药物基础上加用肺系药物,如桑白皮和枇杷叶、百合和乌药、葶苈子和紫苏子等对药。对胃气虚弱的胃系患者,采用补益肺气的玉屏风散或补肺汤加减, 可收到振作胃气的功效。对胃中实热型者,则采用清肺通腑的凉膈散。

3、治胃要治肝

吴教授认为,肝气不疏则胃气不和,故治疗胃病可从肝论治。生理上,肝与胃是木土相克关系,即所谓“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病理上相互影响, 如叶天士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胃相通,一荣俱荣,一伤俱伤。刘渡舟[1]指出:“肝胃之气,本又相通,一脏不和,则两藏皆病。”说明肝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病理联系。治疗胃病,并非仅从胃着眼,而应根据脏腑相关理论,注意从肝调治。

根据以上理论,吴教授临证提倡“治胃要治肝” 的观点,认为治疗胃病应判明有无“肝”的临床见症, 如胁间胀痛、嗳气反酸、呕呃冲逆、精神抑郁等,若具有上述特征者,不论其是何种胃病,均可肝胃同治。根据“木郁达之”原则,吴教授常选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壳、佛手、乌药等疏肝理气。对于脾胃虚寒之证,可在温中健脾药中加抑肝之品,以防土虚木乘,常用药物如白芍、香附、郁金等。对于脾胃气虚下陷之证,“土衰而木无以植”者,当培土养肝,常选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升麻、柴胡等。

4、治胃要治脾

吴教授认为,脾不健则胃不强。脾属脏,胃属腑,以膜相连,位于腹内,互为表里,同属中焦,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生理密切相关。①胃纳脾运、化生精微:《素问•经脉别论篇》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食物经过胃的腐熟,进一步由脾来消化。《景岳全书集要》说:“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②一升一降、斡旋气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营卫协调,五脏安和。《医学求是》说:“五行之升降……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气之右旋。”气机升降, 虽然脏腑各有不同,但皆以脾胃升降运动为枢纽,起到斡旋之功。③脾湿胃燥、刚柔相济:脾为湿土,消化吸收,需要津液充沛,胃为燥土,只有胃燥,才能受纳腐熟水谷。

吴教授治疗脾胃同病观点如下:①治疗(脾)胃病,纳化为先。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如《神农本草经疏》云:“谷气者,比如国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则万众立散,脾胃一败,则百药难效。”脾虚宜用甘温刚燥之药,补气补阳;胃虚多用甘寒柔润之药,滋阴养胃;脾实者,多以化湿醒脾; 胃实者当用消导攻下。然而调治脾胃重在恢复其纳化功能,达到“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目的。②处方用药, 勿忘升降。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脾胃升降尤为重要,脾胃升降正常,则气机升降通畅;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气机为之而乱。③药之润燥,用各有别。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湿盛者多用芳化温燥之品;胃热津亏者,多用甘寒滋润之品。温燥太过则易伤胃阴,故滋润厚味之品,若用之不当,每易满中,碍脾运化。

5、治胃要治肾

吴教授认为,先天不足则后天不壮,故治疗胃病时,可从肾论治。吴教授指出,“脾阳根于肾,命火生脾土”,认为“鼎炉无火,水焉能沸”,强调健脾勿忘补命门之火。治疗上根据“虚则补其母”“补火生土”原则,制定了“健脾、补肾、通胃”治法, 常在党参、黄芪、太子参、砂仁、豆蔻等健脾药物基础上,加入附子、干姜、细辛、桂枝、巴戟天、淫羊藿、锁阳以温补命门之火,使火旺鼎沸。吴教授认为,肾藏精,肾阴为人身之元阴,胃阴亏虚者若用益胃汤或沙参麦冬汤治疗效果不佳者,则常从滋补肾阴入手,投以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在治疗胃病药物的基础上加二至丸,或加黄精、山萸肉等药。

6、治胃要治胆

吴教授认为,胆气不畅则胃气不和,故治疗胃病可从胆论治。胆胃同属六腑,居中焦。胆在生理状态时“其气本降”,病则上逆。胃主纳食,为传化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属阳明,胆属少阳,二经脉循于耳前,在少腹交会,经气相互贯通。阳明胃气之敷布离不开少阳胆气转枢,而少阳胆气的转枢离不开阳明胃气资助,故胆气不足则生机不旺,胃气不旺则化源不足。《四圣心源》云:“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胆胃关系而言, 即为“胃随胆升”“胆随胃降”。

吴教授根据胆胃相关,治疗上提出“治胃要治胆”。对于胃气上逆,治疗不可偏执降胃,当配柴胡、麦芽、荷叶等降中有升,以顺气化。疏理脾胃之气的药物,多选用柔润和缓之品,如佛手柑、绿梅花、枳壳、大腹皮等,而对阴虚、气虚或兼火热者,理气药更宜“忌刚用柔”。胆为阳木,内寄相火,其病久最易化热,故治宜“清胆”,多用苦寒清热之品,如栀子、龙胆、黄芩、栀子、金钱草、蒲公英、大黄等, 处方多选用黄连温胆汤、蒿芩清胆汤等。腑以通为贵, 胆随胃降,故“和降法”为胆胃同病之另一治法,多用枳实、青皮、陈皮、木香等理气导滞之品。

7、治胃要治肠

吴教授认为,腑气不通则胃气不降。《灵枢•本输》有“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脾胃论》云:“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叶天士也“胃与肠”并提。现代名医陈亦人[2]认为:“‘胃家’并非专指胃,而是包括大肠在内……亦称‘胃中’。”可见,对于胃概念的外延,包括大、小肠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胃与大小肠在现代解剖部位的重叠及经络上的关联,决定了三者在功能与特点上的一致性。

根据以上理论,吴教授遵循“六腑以通为用”之训,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治胃要治肠”观点,认为大肠的传导变化是胃降浊功能的延伸。大肠传导失职, 腑气不通,可引起胃之功能失常,导致痞满、呕逆诸症,故治疗常使用承气汤类,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适时通腑导下,不仅可使大肠通降之性顺达,且使壅遏的胃气随之而平。临证中,通腑气与否,并非视存在便秘与否为前提,腑气通则胃气降,胃腑之气相承接,则胃脘痞满、胀闷、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迅速缓解。对实证者,治疗上尤其推重使用大黄之类,《瘟疫论》明确指出攻下法“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吴教授也常在治疗胃病药物基础上加润肠通腑之品,如白术、莱菔子、瓜蒌、苦杏仁等。

8、治胃要治膀胱

吴教授认为,膀胱不利则脾胃湿热难除。闽南地区常年空气湿度较高,湿气困脾,脾虚生湿,湿浊不化,积久化热,导致该地区脾胃病多为“脾虚湿热”,故健脾利湿清热就成为其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在用药上,祛湿需配白茅根、车前子、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等渗湿利水之品,使水湿下渗,经膀胱排出;清热要用黄连、黄芩、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等泄热之品,使热从下焦膀胱而出,以上均遵循“给邪以出路”的原则,使湿热之邪由下焦膀胱而排出。

9、治胃要治咽

吴教授认为,咽喉不利则脾胃气机不调。《灵枢• 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表明咽与胃有密切的经络联系。《重楼玉钥》云:“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表明咽喉与胃相连接, 故胃咽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吴教授认为,生理相关则病理必然相连,故临床上很多胃病患者常伴有咽部痒痛、咽似物梗,胸骨后梗阻感、声音嘶哑、咯痰等症状,其病机为脾胃受损,痰气交结,搏结于咽部,故咽部梗阻感是标,而脾胃受损、气机不利是本。临床常需联合治疗,多以六君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或于辨证论治基础上加桔梗、木蝴蝶、夏枯草、射干、玄参、牛蒡子、山豆根、山油麻等利咽之品,咽利则胃气之道通畅。

10、治胃要治腰

吴教授在长期临床中发现,很多脾胃病患者常伴有腰背肌肉酸痛症状,其生理病理基础包括:①腰脊与脾胃五行均属土。《类经》曰:“脊居体中,故应土也。”脾胃属土,脾胃病之后,邪气从俞穴入侵,客于腰脊而发病。②脾胃的俞穴在腰背,《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言:“中央为土,病在土,俞在脊。”③脾胃与腰脊经络相连。《灵枢•经筋》有“足阳明之筋…… 属脊”,“手阳明之筋骨……其支者,绕肩甲,挟脊”,表明脾胃与腰脊关系密切。④胃与腰有筋膜相连,由带脉相穿。总之,在胃病治疗无效时,应考虑从腰入手,治腰可起辅助治胃的功效。吴教授对于合并有腰背酸痛的脾胃病患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常加舒筋活络、通痹止痛之品,常用穿山龙、青风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09):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