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厦同质”中西医结合 打造医疗服务新高地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落户
厦门市中医院
来源:厦门日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文,公布了国家第三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经过对59家申报单位的材料审核、汇报答辩、专家论证、视频调研、综合评估等层层遴选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成功上榜,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机构,是此次获批的6家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标志着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正式落户厦门,是福建省首个。这是我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医高地的重大民生项目。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共同实施,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紧紧围绕区域重点疾病,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减少患者异地就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医保价格、人事薪酬、补偿机制等方面推行更为灵活的政策,对于每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分阶段给予累计不超过5亿元的资金支持。
厦门市中医院外景图
01
高位谋划
建设福建省中医药服务重大民生工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厦门市中医院为依托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为输出医院,由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共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立足省市医疗卫生整体布局、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重要作用,高位谋划、主导推动的重大民生工程,将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技术、管理、品牌“三平移”,打造立足福建、辐射台湾、东南亚国家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中医为特色的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对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中医诊疗服务需求、推动福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厦门市中医院是一家有着66年发展历史、底蕴深厚的老牌三级甲等中医院,开放床位1250张,年均门诊量超220万人次,是福建省规模体量最大的中医院,在已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排名中居福建省首位,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百强排行榜”第41位,是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2021年6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力支持下,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为输出医院、厦门市中医院为依托医院,正式启动申报以中医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市中医院每年开展的三伏贴颇受闽南百姓欢迎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创建,将其作为倾力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的重要抓手,在2017年即同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深度市校共建的基础上,经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多次商谈,2021年7月双方签署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框架协议。市政府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具体参与和全程指导,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同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绿色通道,出台一系列政府支持清单,2022年1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的重要基建支撑项目——厦门市中医院二期康复楼工程获批立项,同期省政府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整个创建申报历时近1年,经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材料审核、汇报答辩、专家论证、视频调研、综合评估等环节层层遴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最终从59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福建省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机构。
02
“补短板、大提升”
核心专科带动,优势学科强势发展
厦门市中医院在历任党政班子和现党委书记尹震宇、院长裴晓华的带领下,不断夯实基石稳步向前发展。作为获批后的福建省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厦门市中医院将按照省政府、市政府与输出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共建规划,着力围绕区域内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缺和跨省外转患者较多的核心专科“补短板、大提升”,同步带动院内其他优势学科强劲发展,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提升福建中医整体诊疗水平,形成中医医疗服务高地。
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尹震宇(左一)带领肝胆胰外科团队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市中医院院长(前排左三)带教年轻医师,探讨疑难病例
据悉,厦门市中医院重点发展的核心专科已于上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肝病科叶永安主任、儿科王俊宏主任、血液肿瘤科侯丽主任、周围血管科鞠上主任在线上签订了双主任制聘用协议。在国内顶尖团队的带领下,厦门市中医院的一批“短板”学科将得到迅速提升,实现重点疾病中医治疗水平与京、沪、广等地差距显著缩小,有效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厦”,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
在市中医院住院乳腺外科病房一角,不少患者写下感谢医护人员的心里话,成为该病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3
“三平移,三统一”
打造“京厦同质”厦门医院,提升福建中医整体水平
市中医院肝病中心肝内科在使用人工肝抢救重度肝衰竭患者
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共建协议,厦门市中医院将冠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今起将用5年时间,实现厦门市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品牌、技术、管理”三平移和“医疗规范、质量标准、教育培训”三统一,建立更加高效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福建地区中医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建成高水平的区域中医临床诊疗中心、高效率的区域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高层次的区域中医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的区域中医科研创新转化平台,引领提升区域内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同时,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打造特色突出、技术领先的专科联盟、专科集群。
肿瘤科医师团队开展化疗泵植入术
未来5年内,厦门市中医院将新增床位编制数300张,达到1500张床位编制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派出一定数量的北京医护骨干在厦门工作,并选派专家担任重点建设发展科室的特聘主任或者学术主任。同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标志性中医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将被引入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市中医院也将实现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患者转诊机制、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体系,推动院内制剂的流通使用。
市中医院儿科护理人员在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简 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医院现有两区一部等多个执业地点。编制床位1574张,设置临床专业47个,年门急诊量近300万人次。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6个,北京市重点专科13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1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拥有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现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2个,涵盖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7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10名。
医院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首都国医名师20名、长江学者3名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顾氏和平奖”获得者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岐黄学者5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获得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2人,“首都健康卫士”3人,“白求恩式好医生”1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医院不断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模式,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引领中医药行业学术发展,在国际上享有盛誉。